不知道有没有用双链笔记的?

概述

Logseq 重度用户,同时也是日语学习者,分享一点我的拙见。为避免 TLDR,先给出几个结论:

  1. :star:理解,再记录;
  2. 注重颗粒度管理,统一大纲层级标准
  3. 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笔记的逻辑体系
  4. 双链的目的在于加强理解、便于重复(复习)
  5. 人的专注度是有限的,笔记的目的在于把精力留给思考而非记忆,把记忆交给间隔重复吧。

回归纸笔记录时的朴素心理

折腾笔记工具的人通常有以下症状:

  1. 打开软件第一件事查看插件市场上架了哪些新的插件,顺手检查一下更新;
  2. 打开番茄钟,设置好 25min,打开今日日记,心中一股满足感喷涌而出,就是不知道要写点什么;
  3. 继续折腾插件,把 UI 整的花里胡哨;
  4. 截图关系图谱上传社交网站,配图加文案「今天又是努力学习/工作的一天」,实际上每个文件除了 title 都是空白;
  5. 满足了,退出软件。

如果满足以上症状,建议多下几个笔记软件继续折腾。

如果真的想利用现代的笔记工具记点什么,请找回不那么现代的纸笔心态,专注于「记录」,而非专注于「记录工具」。

理解先于记录

不要抄书。
抄书不如拍照后 OCR,人生苦短,小时候抄的书已经够多了。你可以记录不成熟的思考,可以记录荒谬的判断,但不能抄书,抄书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书上的语句精准干练而不得不记,也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改写转述。一定程度上,思考的过程比思考的结果更加重要,当思考变成一种肌肉记忆,你就能很快理解事物并加速长期记忆的过程。现代化的笔记工具可以让这个进程更加高效。

注重颗粒度管理

Logseq 最小的颗粒度是 block,相对大的颗粒度是 page,中间还夹杂着 H1~H6 等 title,可以理解为 block 的细分。有些人喜欢在一个 page 里尽可能地多记录,然后引用 block;有些人喜欢再少的内容都用 page。二者均可,纯属个人自由和习惯,但一定要统一标准,注重每一层级的内容控制。Logseq 等准 Markdown 大纲类笔记软件较之于 MS Word 等富文本软件的优势在于结构清晰,逻辑明了,少了排版等步骤,一切都是为了更加专注于记录。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出现富文本软件特有的结构混乱,就必须注重颗粒度管理,给每个内容适当的位置,不仅方便检索,还节省了排版时间。

给每个学科「因材施教」

每个学科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例如法学的部门法分类、日语词汇的语素分类。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建立 page 层次,以下是我的 Homepage 页面实例:


不知道怎么建立层次?教科书目录!


2023-06-23 Update

双链就是你的个人 WIKI

双链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情景。通常来说,我们在敲键盘时无非在做两件事情:输入和输出。这里的输入输出并非是物理意义上的 I/O,而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

如果使用场景主要是输入,无论是书本知识的整理还是网课的课堂笔记,双链的作用体现在帮助使用者更快地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此搭建起学科知识的「承重墙」,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个栗子:


在这个栗子中,我们使用双链将「动词的体」和「动词分类之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动词连用形」「接续助词て」「补助动词」等概念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变得非常简洁明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此外,双链不仅能在第一次记录时让思维变得清晰,还能在复习时一眼抓住重点,辅之以间隔重复,说实话,事后想忘记这个知识点都难(前提是没有抄书)。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输入领域,双链有着非常好的应用。而在输出领域,双链能快速激活我们的发散思维,在不断的跳转中我们能够精准地把握住知识的脉络,对于输出这种「从无到有」的创作来说,视野的开放程度能够直接决定我们的文字是否全面且深刻,而用好双链,能让我们看问题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发散地、全面地多点开花。

间隔重复:双链的好 Homie

相信用过 SuperMemo 或者 Anki 等经典的间隔重复系统(Spaced Repetition System, SRS)软件的人一定会被其科学的记忆辅助方法所折服。我自己也是间隔重复的直接受益者。双链和间隔重复本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但是在 Logseq 的 0.2.7 版本中正式引入了间隔重复,得到了 1+1>2 的效果(当然在这之前 RemNote 早已有了 SRS 功能,还挺好用)。在此不过多介绍什么是间隔重复以及 Logseq 中如何使用间隔重复,这里只是提供思路,具体要怎么用,还得看用户的脑洞。

总结

大纲笔记以其结构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且直观地展现概念与命题间的逻辑关系。双链能让用户跨文章、跨领域地串联起知识碎片,有助于用户搭建知识体系,激活用户的发散思维。电子化的笔记载体能够安全地储存和分发,且易于检索,除了让人忘记怎么写字外,几乎是吊打纸笔记录的存在。记住开头的 5 个结论,我认为高效对使用大纲双链笔记软件将大有裨益。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本文以 CC-BY-SA 分发。

5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