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争 词汇的奥秘,很多低频词啊,不适合背单词?

这个帖子的讨论质量很高,很有意义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为什么一定要把词汇量提高到1w到2w甚至3w?
1w以下的这些词汇能熟练使用了吗?能够做到无障碍的日常交流了吗?
我觉得 OP 可能很容易忽略了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并没有频繁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求
所以,对1w以下词汇始终没有成就感!

如果按词频熟练掌握 1w 词(尤其包括常用搭配),进行日常交流绝对没问题
我记得一个叫 “小Lin说” 的财经up主分享她美国7年然后在华尔街工作时的英语经验,她说她当年背的雅思词汇,现在回头去看词汇表,30%都不认识了
这还是常年在高职业要求高强度英语使用环境中包括听说读写浸泡多年的结果!

但我还是主要想说交流,主要就是强调表达水平,而不是阅读水平
如果想无障碍像母语那样甚至一目十行的阅读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英文读物,那词汇量要求肯定爆炸!
但是我想问,即便是你去阅读一些中文读物,比如比较专业的历史类,社科类读物,你能做到一目十行无障碍吗,恐怕一些段落也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

这类读物说白了,拦住你的根本不是词汇,而是它内容本身就注定没办法畅快阅读,即便是用母语
而且这类高质量高密度的读物非常多,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词汇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对非母语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比如,说实话对中文的生僻字各位肯定不怕,根本不怕,所以也根本不会心心念念去提高中文词汇量
但是对英语,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心心念念的要去提高词汇量,心心念念的想要和英语母语者做个对等,所以基本上两三万词汇量都是默认要去追求的!
相对于一心想去追求对等词汇量,为啥就不去追求和英语母语者的日常表达水平的对等呢?
因为难以量化!因为难以验证!因为没有环境!没有需求!甚至因为社恐。。。

最终和掌握语言的客观规律几乎完全违背——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的倒挂!
这肯定会引起恶果:
一生学习,但终其一生都无法建立起对这门语言的成就感和自信
见了真人马上心里打鼓脑子发紧手心冒汗一张嘴就磕磕巴巴不知所云
然后一生都无法熟练掌握这门语言

4 个赞

蒋书毫无价值,所谓“词根”根本不可能穷尽英语词汇。

你说的很有道理,词汇量只是手段,归根到底还是交流和使用,所以需要创建一个环境,经常性的用英语(读写、听各种材料,或者与人交流)。
我之前是有些误解,一是认为词汇量的扩大到1、2w是基础,后面阅读、听力、口语都会很有用,认为这种方法达到“熟练阅读+日常交流”在整体上花的时间最少;二是低估了背单词的难度,现在看,单纯的背单词有用,但确实很费时。

我准备先不背更多单词了,而是一方面用 例句法 熟悉之前背的单词,二是 多记一些短语、词组,这个也很重要,再就是 多听一些英语材料,锻炼听力

上面 #13楼有讨论,词根不是用来穷尽词汇,只是辅助记忆

1 个赞

我开始理解你说的了,单词–>中文释义的 映射法,记忆的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类似记忆特定的编码,看似记住了,但可能确实更多是凭借短期的记忆,如果不能及时复习,是会容易遗忘。

大脑是不擅长记忆这种零碎的知识的,要记住得花费更多时间+重复,而例句至少提供了一个语境,有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大脑更容易记住,更容易回想起来。

我后面应该更多的用例句法,但我现在用的例句来自字典(所以准确性没问题),每个单词都是自己的例句。那么,一整篇包含多个单词的文章,是否会比这些单词各自零散的例句更为有效?
我知道有些书是根据十几个单词创建一个故事,中文的故事肯定不适合,可能英文的还值得一看?

2 个赞

照这个思路,《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是一份适合初学者好材料,里面的单词是有故事的,也有人制作了很好的anki卡片:https://ankiweb.net/shared/info/1614672958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更高阶一点的材料

1 个赞

你可以用GPT4自己生成想要的材料,在多少词频内出现几次都由你来掌握。

就连词根也说可以直接问GPT的,现在背单词没什么必要用词根单词本这么古老的方法。

Raz 分级阅读的材料也可以,材料是精挑细选的,还有插图,不过只适合初学者。更高阶的材料,可能自己阅读自己整理更好。

1 个赞

你还是只理解了一半。例句法确实效果远超映射法,但也就是那么回事,因为这些例句同样是孤立的,提供的只是半语境,更是基本上都是你不感兴趣的。人脑其实非常挑剔,对于刺激不够的东西就是记不牢。从这个角度上讲,即便摘录的是看过的片子的例句,也不是全都效果好。只是这种方式让你觉得有意思的、给予高刺激的概率大大上升而已。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越是稀奇古怪的,效果越好。我用的是一些动画和游戏,摘录的句子里,往往那种变态反角,用的古里古怪的语调讲的台词,记得飞快,记得也很牢,有时还会脑内回响。次一档是那些声音特别,有特色的角色的台词。另外就是情感爆发,有感染力的台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主流的英语学习法已经从下苦功夫背单词、背课文、刷题转为看片、看小说、听小说。

4 个赞

我对GPT还是有些不太信任,缺乏人工审核,担心生成的语料不够 准确/地道;
一个个单词问GPT也比较麻烦,用现成的材料还是更方便些

1 个赞

感谢介绍 RAZ分级阅读;
我找到一个高阶的anki库:https://ankiweb.net/shared/info/1980021227 看起来不错,有插图,以后可能会用

现成的东西太多不好选也看不完,反观gpt高度定制化还不会为看不完有压力。我也比较赞同寓乐于学,太枯燥你坚持不下去的。gpt还有灵性会跟你对话,还能跟他纠错。

1 个赞

嗯嗯,是这样,你说的这个好像叫闪光灯记忆,稀奇古怪的东西让人印象深刻;还有我觉得刺激性强的,可能大脑中会有意无意的多次重复,从而记得更牢。
现在我不想在整理材料上花太多时间,所以先使用 例句法 一段时间看看。

是的,有趣的内容会让人更主动的记忆,也更容易坚持;GPT可能会给英语学习带来新思路,期待有人能摸索出更系统的方法 :grinning:

1 个赞

至少,这句不是“误解”。

是的,看过。只是增加记忆负担,没有任何意义。在句子中记单词才是最好的方法。

这个帖子里有很多观点我很喜欢,很和我不谋而合。所以注册账号也来发言一二。
我的观点就是,背单词没有“任何意义”
重点是看为了什么。如果为了考试,背专四专八词书,市面上也有很多的课程,书本,就专门为了考试用的。大可去进行学习。
如果是为了学习语言,那么单独的背单词,甚至于钻牛角尖寻找高频词汇也没什么意义。
以我个人的见解和经历来说,语言的使用是输入(读听)——》思考——》输出(说写)的过程。我们使用中文为母语,每天就在不自觉的经历这个过程,看论坛,思考,再打字给你。
一个合格的学习者应该努力的贴近这个正循环,将自己浸泡在英语环境里。最终达到将英语当作一个工具和桥梁,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再从而很熟练的,下意识的,把英语当成工具。
而背单词,只是能让你有耐心去进行输入和输出罢了。心血来潮看个英文新闻,1页A4纸有四五十个单词都不认识还贼关键,那看个蛋。但是如果背了单词(与我个人经验来说,都不用死记硬背,只需要混个眼熟),有那么点眼熟,结合上下文有了猜测,心理上给自己加个油,耐心一点,磕磕绊绊也能下来,不依赖Google translate,英语学习也就完成一半了。
话说单词也没有硬性高频低频一说,语言毕竟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光表达伤心的词汇就有十几种,但是这些词汇都有细腻的不同含义,有悲伤痛,有失去痛,有阴郁痛,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你真的要认为这是都是低频词吗。
不如在把英语当作工具中,将生词记录下来,能出现在你面前的,就是有人使用的,对你来说,就是高频,暂时还没出现的,就不去管。在这个意义上,很快就能扩展,假如你喜欢中世纪,你就能接触到一堆偏门的词汇,伯爵,领主,篡位。但是在你喜欢的材料中,这些也不是低频,对你的(中文)知识面来说,也绝不是低频。假如你喜欢现代战争,喜欢电子游戏,喜欢历史,喜欢美食等等等等等。在复杂的文字,图片,主题,语境的帮助下,记住一个单词反而变成了一个容易的事情。
回到词根词缀,英语不是实验室出来的语言。日耳曼语和拉丁语再加上莎士比亚这个宝,导致英语逻辑稀碎。在已有的基础上过分依赖词根词缀反而得不偿失,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单词就会给你一个惊喜。但是很多近代现代的衍生词和新创词很遵守词根词缀的逻辑,所以可以将词根词缀当作认识生词的辅助手段而不是记忆手段。
这是我的一点愚家之言,如有不对,欢迎讨论

5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