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还是“趋之若骛”?

在我查找的古代文献中,两个字都有用的,但是从成语本意来讲,用鹜的可能性比较大,也比较有说服力。趋之若鹜/騖这个词想表达的意思(即本意)是很多人一起追赶一个事物,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强调的是追逐的人很“多”,而騖这个字是急速、快速的意思,如果是趋之若騖,那就是说追逐得“快”,强调的是速度。我觉得按本意的话,显然是鹜更为合适。为什么鹜解释成鸭子反而更为合适呢?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群鸭子觅食的场景,如果一群鸭子看到一个食物,就会一起很快地往那个食物面前跑,所以趋之若鹜不仅包含了快,还包含了多,因此鹜最为合适,你想象一下就明白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