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_0001 使群众信服。大:表示程度深。孚:为人 所信服。宋·洪咨夔《平斋文集・二六・谢 贾制置特荐启》:此皆已见于施行,务在 更加于推广,大孚众望,弘济中兴。 后世多作[深孚众望]。《(清)刘坤一 遗集・奏疏三四・11・提臣应行陛见暂请 展缓折》:该提督老于戎事,忠爱性成,于 同治五年蒙恩简授湖南提督,迄今三十 馀年,专阔久膺,深孚众望,其朴诚忠勇, 早在圣明洞鉴之中。 又作[深孚人心]。清·袁枚《小仓山房 续文集・三二・淮徐营游击加赠文林郎田 公墓志铭》:以吴人之浮薄,而封公(香泉 先生)排日出署,竟齐其口,无一人造作 蜚语者。非其道韵平淡,有以深孚于人 心,何能如斯? 又作[素孚众望],素(sù):素来;一向。 众望也作“物望”。物望:人望;众望。 清·郑燮《郑板桥全集·集外诗文・潍县署 中寄四弟墨》:此乃我弟忠信素孚于众 望,故能令官绅两造,概行折服,诚属难 能而可贵。《筹办夷务始末・二六・咸丰 八年五月丁亥·1027·奕䜣奏》:天津乡 勇现仍团结,果有素孚物望之官绅,实力 训练,晓以大义,啖以重赏,必可得力。 【深沟高垒】shēn gōu gão lěi 挖掘很 深的壕沟,建筑很高的壁垒。指构筑坚 固的防御工事。《孙膑兵法・五名》(银雀 山汉墓竹简本):深沟高垒而难其粮。」 《史记·淮阴侯传》九二2615(并见《汉 书》三四1867):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 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 营勿与战。 又作[高垒深沟]。《孙子·虚实篇》《十 一家注孙子》91):故我欲战,敌虽高垒 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又作[深壁高垒],深壁(-bì):加高壁 垒。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汉书》五一 2363、《文选》三九552下):深壁高垒, 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 又作[深沟壁垒],壁垒:围墙;防御工 事。《史记·黥布传》九—2600(并见《汉 书》三四1884):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 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 乘塞。 又作[深沟峻垒],峻(jūn):高。韩凝 《汉齐盖庙碑》《全唐文》二○八):以济 水之南,深沟峻垒,缮甲兵,具车乘。 又作[高垒深壁]。《三国志·武帝纪》 —7:(太祖)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 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 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又作[高垒深堑],堑(qiàn):隔断交 通的沟。《史记·高祖本纪》八374(并见 《汉书》一上42):(汉王)欲复战。郎中 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 【深居简出】shen jū jiǎn chú 深居:居 住在隐秘的地方。《文子·微明》(《二十 LL_0002 5. 辉煌的青铜文明 最能代表商朝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是雄浑的青铜器和繁盛的青铜冶铸。 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早在氏族时代就已出现,但一直到夏代,它整体上 的发展都还是比较落后的。在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突飞猛进,并创造了灿烂 的青铜文化。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可分为礼器、兵器、生产工具及其他生活用具等,其 中礼器所占比例最大,种类也最多。礼器又称彝器,是古代贵族在举行祭 祀、燕亭、朝会及盟誓等各种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礼仪在商代社会生活 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青铜被大量用于制作礼器。总计商代的青铜礼器,有 用于烹煮的鼎、鬲、甗,有用于盛储的簋、豆、盘、盂,有用于行乐的铜饶,但最 多的是酒器,有爵、觚、觯、斝、角、尊、卣、盃、觥、瓿、疊、壶等,反映饮酒与礼 LL_0003 第三章留声机与民众生活 年,她们每天做十二小时工作,每天大约得到四角五分的工资。这些女工的每月平 均实际收入,约为十二元五角。这可算是上海工人的模范数字。”男工也未见更好 一些,“每月平均实际收入,约为十五元二角八分”。①棉纺业女工及男工“十二元 五角”和“十五元二角八分”的收入基本可以算作当时工人阶层的平均值,都属城 市下等生活水平。“上海人的生活,下等生活如小贩劳工之类,日可赚数角至一元 以上。……………自晨至暮,终岁劳碌,不获一饱。何会有丝毫人生的兴趣。”② 因此,当圆圆唱机公司、心声唱机公司、大声唱机公司、新声唱机公司、洋洋唱 机公司售出联合保用的“单发条回音唱机”,“每只廉售十三元”时,在大多数平民 眼中,它依然是一种无助于个人生活的奢侈品。不过,人之为智慧生物,即便物质 生活陷入困顿也不能阻挠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为了满足劳苦大众没有消费能力, 但还想从留声机上获得音乐娱乐的心理,城市里头脑灵活的小买卖人倒是想出一 个将唱片音乐“拆分”零售的好办法。他们自己购买了留声机及唱片,在集市、街 头设摊摆放,以人工替代了国外点唱机的投币功能,服务于城市的低收入群体,而 且也为自己谋得一个生计。 20世纪初,留声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而且很少有家庭能置办得起 此物。所以就有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模仿乐浜生在街头放音谋生。当 时,北京人把留声机叫做话匣子。放话匣子的小贩背着唱机和唱片在胡 同里吆喝,谁家要听他就打开话匣子给放几段。这些家庭大多是赶上逢 年过节,或者有喜庆事才请放话匣子的。还有店铺开张或促销时,为招徕 顾客放话匣子,可见当时听话匣子也挺吸引人的。③ 这样,在剧场里要高票价才能欣赏的戏曲节目,在街头以低消费的办法笼络住 了平民大众的心。同时,留声机也满足了尚处于科学开蒙阶段国人的好奇心理,这 些声光影像载体释放了中国民众对科学知识、对文化信息的渴望。 当时人们对这新出现的玩意儿,不免带些好奇的心理,其所以能够吸 引人们的兴趣,就在于这些摊桌上除设置有留声机(备有五六根橡皮管 供人塞在两耳收听的听筒)一座外,还陈列着许多灌有京剧名角所唱的 ① 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编:《上海特别市工资和工作时间》之雷穆《序》,1929年,山东大 学图书馆古籍资料室第四书库藏书。 ②《上海风土杂记》,1933年,第21页,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料室第四书库藏书。 ③ 高芮森:《吃喝玩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第118页。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