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整页版mdx,应该没必要用纸本了。这种情况下,纸本书通常是闲暇时拿来赏玩而已 。
是的,使用的话没有必要买这个《英汉辞海》纸质版。一般人看到实物就知道了,这个体积,这个分量,哇嗷~~~
P.S.不是赏玩,是锻炼身体
照片是和Kindle Oasis 2的对比,我在Kindle里也放了一份《英汉辞海》的PDF。相比之下,显然还是电子版轻便,无论是PDF还是MDX。
理工科技词汇除了W3自带的ISV,好像是合并另外一本科技字典而来的。忘记名字了。
科技词汇翻译属于标签+语义式翻译,熟悉了就通顺,陌生就不通顺,
真细腻完整。我只有“2卷本,类皮面封面、纸质护封(最初版本)”,当时好像80元买的,品控大概9品。后来没了。现在图书馆都jian不到这书了.
看前言,科技词汇部分用的是老王刚刚完成编译的2本词典:
- 《物理学词典》,5种文字对照、三卷本、1100万字
-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三卷本、1000万字
前言里面提到,是完成了这2本词典之后,再接再励,开始编译这部《英汉辞海》的。
看来本来就是准备小众的,毕竟科研军工之类的是少数人。
叫辞海是因为体积大,不是因为大众化。
即使W3在native speaker里面也是小众产品。Collegiate比较大众,倒是可以翻译成新华字典一个级别普及程度的字典。
最终来源应该是McGraw-Hill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Terms
想起来了,就是这本。
介绍的真详细啊。我有一套,因为重,从来都是放在书架吃灰。咋没想到拆了变活页呢,哈哈。
用这个版本 McGraw-Hill 英英科技大词典 查了几个词(boundary开头的几个科技词汇),的确McGraw-Hill是《英汉辞海》的底本之一,对于引用的词条,中文释义和英文释义可以一一对应,比如boundary-layer control、boundary-layer separation 。
1)《英汉辞海》的中文释义有时会比McGraw-Hill更详细,比如boundary-layer control词条中的控制方法,McGraw-Hill只提到减小面粗糙度、改变物体外形;而《英汉辞海》还提到加速、引射、吸除流体等方法。个人觉得,这是老王专家团队的专业意见补充。
2)《英汉辞海》的收词比McGraw-Hill多,所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科技词条是从其他地方来的,比如boundary film
3)另外,如果科技词汇同时也是普通词汇(比如boundary),《英汉辞海》可能只收录韦氏新三的释义,而不收录McGraw-Hill作为科技词汇的释义。这个待考,也许有的词老王会把专业释义放在韦氏新三释义的后面呢?
嗯,主体是W3+McGraw,这两者估计能占到98%,相同词条的详细度不同需要考虑版本问题